第三百九十七节 场外游说(1)-《大国崛起1857》


    第(2/3)页

    更坏的结果是海6两面全部战败,那时候恐怕连面子都保不住。最坏的则是,英国人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她又拉上了法国人,或者其他什么盟友,那时候需要担忧的,就不是不平等条约的问题,而是这个新生的国家,能不能存续的问题。英法联军打败大明,他们会怎么选择,是将大明的国土交给听话的清廷统治,还是他们自己瓜分,抑或者他们允许大明继续存在,可从此只能是他们的傀儡政权。

    总之朱敬伦心里很清楚,此时挑衅大英帝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动员军队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的同时,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后手。

    那些已经到英国活动的特殊使团,他们大都是由商人子弟组成,而且是长期跟洋人做贸易的商人组成,他们懂得洋人的心思。

    他们可不仅仅是收买几家报纸而已,他们更重要的使命,是用他们的手段,去游说真真正正的利益集团,而不是虚头巴脑的在报纸上制造舆论。

    曼彻斯特商会,是他们重点游说的对象,他们是以私人身份来的,做的比较隐秘,未必瞒得住英国政府,但是却不容易给人抓住证据。

    过去的四大行商之一的广利行卢氏后人卢薛昌,正是负责跟曼彻斯特商会进行公关的主要人物,当然他是以商人名义来英国人的,也是以商人身份拜访曼彻斯特商会的,同时也是以商人身份被曼彻斯特商会奉为上宾的。

    卢家在过去也曾是跟潘家伍家并列的大行商,但崛起度之快比之伍家尤甚。

    卢家第一代掌门人卢观恒出身落魄,乾隆年间因生计无着才来到广州谋生,当时的伍家在伍国莹的经营下已经是一个饮食之家,伍秉鉴那时候已经是一个富二代,而卢观恒却只能在商铺中打杂为生,一直到4o多岁连一房媳妇都娶不上。

    机缘巧合他偶然在一次洋人的贸易中做了中间人,从此进入了跟洋人的贸易生意中里,十年之内就家致富,成立了广利行,并且跟伍秉鉴平起平坐成为十三行总商之一。

    可谓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种崛起太快的家族往往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根基不够,说白就是一个暴户。当卢观恒死的时候,卢家第二代掌门人卢文锦还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这跟伍家的衰落一样,除了时代大局势之外,也是因为后继无人所致。卢文锦没有他爹的魄力,仅仅是将家族生意维持,在他的时代,卢家已经不能跟潘家和伍家平起平坐了,沦落成了一个普通的商行。

    卢文锦没魄力,倒也不是一个败家子,他将他爹积累的巨额财富,不断的变成乡下的土地,倒是给卢家打下了根基,后来鴉片战争结束之后,卢家就关闭了广利行,全族回乡安然做地主去了。

    但卢家过去曾经辉煌过,跟洋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朱敬伦希望利用这些行商的人脉,所以后来他就扶持卢家再次开起了广利行,而重建广利行的,就是卢家的第三代掌门人,卢观恒的孙子,卢文锦的侄子卢薛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