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烽火_第 182 章 山村歼敌 1-《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

    不久之后,在晋东北山区的一处小路上,蜿蜒行进着一支八路军队伍。《八《八《读《书,.2■3.o⊥李学文作为独立营一连的炊事兵,背着行军锅走在队伍当中。独立营从原警通连抽调人马后扩编。杜连长现在是杜营长。原机关和后勤人员也纷纷下到一线部队,杜营长如愿以偿的要到了李学文。

    李学文临出发前又看了一次小丫,把身上还剩的二百多块钱全留给了小丫。至此,李学文缴获的资金捐的捐,花的花。已经一分不剩,除了当初在防弹衣里缝了点救命黄金,现在基本成了无产阶级。

    临近晌午时,独立营到了大底村。村民们挤在路边看热闹。不时的嘻嘻哈哈指指点点。见了李学文,都笑了起来。到不是看不起背黑锅的,而是觉得亲切。原来当兵的也是人,也要做饭。

    进村后,各单位号房子溜马帮老乡干活宣传抗日,弄的热气腾腾。营部连部和一连炊事班占了一个地主大院。院里单有一个场院和牲口棚,旁边的棚子里有现成的锅灶。又和房东借了些家伙事儿,炊事班忙着做饭。

    这时闯进一个20余岁的小伙子,显然刚跑了长路,呼哧带喘的说不上话来。只冒出了两个字:“鬼…鬼子!”众人一惊。杜营长问:“有多少?”这个小伙子喘的直不起腰来,偏偏又是个结巴。这时只是伸出三个手指头,喘着:“三……三”。

    杜营长急道:“三百?”小伙子憋红了脸拼命摇手,一个“不”字还没说出口。“三十?”一连长猜道。“不…不是!”总算说出口了。“三千!”杜营长惊道,如果附近有这么大一股敌人,杜营长如何不惊。“三个?”旁边的李学文插嘴。“捣什么乱?有三个敌人出来活动的吗?”一连长瞪眼道。“是,是三个!是三个!”伙子的气儿终于喘匀了。

    还真是三个。原来昨天一股日军到小辛庄扫荡,就是搜粮抓夫。乡亲们提前到后山躲了起来。看看鬼子走了,今天陆陆续续的下山回家。这小伙子名叫金贵。先家里人一步回来看看。不想一进屋就被三个日本兵给堵住了。

    这三个鬼子一个挎刀的两个拿枪的,其中挎刀的鬼子军官用生硬的汉语连比划带说:“你地,带路地,皇军金票大大地”。这金贵嘴笨脑子可不笨,当时答道:“带,带路地,可以地。只是我亲戚家也有三个皇军地。一个挎手抢拿战刀,两个拿长枪地”。

    “吆嘻!”日本军官大喜:“把他们叫来一起走地,快快地”。“是,是地!是地!”金贵一连声的答应着,小跑着出了门。穿过村子从后山抄近道走小路,昨天躲扫荡时就听说这一带有中**队,就一路跑着来了。

    三个鬼子而已,杜营长直接下令:“让一连一班去”。很快一连一班集合完毕,由金贵做向导出发了。李学文见饭熟了,提议:“营长,我给一班送饭去”。“可以”,营长批准了。

    李学文铺开一块干净的屉布,从刚开盖的笼屉中飞快地抓起一个个滚烫的窝头往屉布上放,看看够数了,又抓了十几块咸菜。然后往一个洋铁桶里倒了半桶小米粥,用块屉布盖好。把放窝头的屉布系成一个小包袱,一手提着窝头,一手提个粥桶,一溜小跑着去追一班。为何小跑?就是为了上身平稳,不把粥洒出来。

    出村三里,追上了一班。给了一人两窝头一块腌萝卜条,金贵和李学文自己也有份,边走边吃。吃完了窝头喝小米粥,当兵的都带着唐瓷缸子,一人一缸子。最后盛粥的舀子给了金贵,李学文抱着桶把底儿喝了。

    一班长让李学文返回驻地,李学文提出要跟着看看。一班长同意了,但要求只能看,不能干别的。李学文答应了。一行人继续出发。从大底村到小辛庄抄近道十里路多一点,很快就到了。

    进村时遇到点儿麻烦,从后山小路进村必须走王家大宅的后门。因为金贵报信时穿过王家大宅,慌里慌张的说不清楚,只是“鬼子,鬼子”的叫。王家的人也是刚从后山回来,听说有鬼子,还没弄清楚有多少鬼子?鬼子在干什么?金贵就跑了。王家便把房门院门都关上,再顶上木扛子,谁叫门也不开。有点像乌龟驼鸟,要真是鬼子来了,管用吗?

    一班长见叫不开门,绕道又太远,就下令翻墙上房。战士们奔跑跳跃能力都很强,众人翻上墙头,又踩着墙上了房。然后“嗖嗖嗖”地踩着屋顶的石板通过了王家老宅。李学文提个铁皮桶跟在后面,身手自然不在话下。

    金贵的家差不多在村子中心。有北房和东厢房。东厢房和南边院墙外是村里的街道,北房后和西墙外是临家的院子。三个日本人躲在东厢房里。一班长开始布置战斗任务。李学文见院子南边有一棵老榆树,把桶放到树下。三两下蹿上了树。

    只见浓荫里藏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衣物破破烂烂,双目灵动,炯炯有神。那孩子道:“叔叔,这儿有地方”,说着让出了一段横叉。原来树上早有观众了。“谢谢!”李学文坐了过去。这地方下有树枝可以踩着,上有树枝可以扶着。视野开扩,还挺隐蔽,果真是个好地方。

    下面,一班长的战斗任务已经布置完毕。北房顶上和东厢房外的街上各放两个人,南墙和西墙外各放一个人。任务是看住外围,不使漏网。剩下的六个人主攻。其中四个人从正门冲进院子,然后利用碾台墙角等掩蔽物看住东厢房。两个人上东厢房压顶。

    一班长的计划是,如果三个日本兵躲在东厢房里不出来,就面临头顶上*的轰炸。如果往外冲,就面临着四条步枪的近距离射击。

    在旁观的李学文看来,这实际上是独立营和日军精锐老兵的第一次交手。但日军没有飞机大炮的优势。12名八路军战士一半以上是当年的红军,是百战老兵。有四比一的人数优势,好戏就要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