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节 登高必跌重-《大国崛起1857》
第(2/3)页
这个历史上,曾国藩的威望比之原本的历史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本的历史上,曾国藩主要的功绩是保卫了儒教,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个历史上,保卫名教这份功劳只有一半,但是曾国藩却通过在大明推广儒教,在各地广建孔庙,让他在士大夫心中的地位比原来应有的威望一点不差,三年来,曾国藩在大明境内已经假设了五万所孔庙,每个孔庙中都设有一座大小不一的学堂,有一个老夫子教授学生礼义廉耻,现在曾国藩的信徒已经不计其数,他们已经公然喊出了要让人人“懂礼仪知廉耻做君子”的口号了。
曾国藩将隐藏在大明传统社会基层的那种传统儒教力量给彻底激了出来,已经形成了一股难以扑灭的熊熊烈焰,如果仅仅是办学,哪怕因此曾国藩的威望升上了天,哪怕读书人把他当成一个当世孔子,朱敬伦也不在乎,可问题是,曾国藩起建立的学堂,已经完全脱离了朱敬伦的设想,最让他难以接受的,就是这些学校不教授数学,他们是自己办的私塾,他们不接受官府派来的数学教师。
而此时在乡间的办学热情最为高涨,关键是最保守的士大夫在曾国藩这面旗帜下,抱成了一团的情况下,政府再想强行推广数学教育,恐怕会造成动荡的。
所以朱敬伦才选择了跟满清权贵一样的做法,他觉得在这个时候,打击一下曾国藩的个人威望,是很有必要的,有必要就要去做,这就是政治,至于对于曾国藩本人,那就只有抱歉了,既然曾国藩闯入了朱敬伦他们这种人的政治猎场,就要随时做好被猎杀的准备,或者拿起枪来也选择做一个猎手。
曾国藩历史上就没有选择做猎手,他选择了解散湘军,他没有造反,他想做圣贤,他不想做君王,结果他只能是一个猎物,在猎手们认为有必要的情况,随时会拿他开刀。
朱敬伦挑中曾国藩的原因,当然不止这一点,如果仅仅是打击一下曾国藩的威望的话,方法多得很,他只要还是想利用一下曾国藩的威望,既然曾国藩的威望已经阻挡了他的路,迟早都要打击的话,那么在最有利的时刻,让曾国藩的威望挥一下效用也好。
换做任何一个人去调查这件事,最后得出的结果都可能没有公信力,但是曾国藩已经获得了儒家系统中所能获得的极限,他是全天下读书人中的楷模,是大家的模范,他调查的结果其实是让人信服的,之所以后来大家那么憎恨曾国藩,就是因为他们信服曾国藩,可正因为这种信服,让他们格外的憎恨,因为曾国藩揭露了真相,让他们难以接受的真相,换做一个人,他们不信服的情况下,反而不会如此憎恨了。
朱敬伦就是要用曾国藩的威望,打击一下全天下的保守士大夫,包括大明的士大夫,打击一下他们的愚昧,让他们开开眼,不要总自以为是的看问题,他们憎恨洋教也好,喜欢洋教也罢,但是给洋教头上安上那么多愚民迷信的东西,在用那些东西去愚弄文盲的愚民,这是朱敬伦坚决不能接受的。
朱敬伦也担心这个时代西方宗教的文化入侵,因为这种文化入侵也是造成这个时代中国社会问题的一个很大的原因,但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中国文化团体用这种愚昧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因为他们今天不能正确看待西方的宗教,明天也就不能正确的看待西方的科技。他们今天对愚民说天不下雨地干只因教堂遮住天,明天就会告诉愚民扒铁路推电杆东海去翻火轮船。
朱敬伦很清楚,那些认为洋人神父挖小孩心肝的人,跟认为工厂烟筒的影子压到他家房顶给他们家带来霉运的人都是一群人,而这群人的思想,则是他们心中的文化人,是一群乡下土夫子们给他们灌输的。
因此根源还是那些保守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是乡绅阶层的思想问题,能触动这些人思想的,不是报纸上逻辑严密的评论报道,不是政府的理性引导,而是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太阳,他们自己挑出来的精神偶像,比如曾国藩这样的人物,做出一种跟他们思想相悖的事情。
历史上,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一事上,名誉扫地,天下人大骂曾国藩,可是之后洋务运动却马上展到了高朝,不得不说曾国藩这个标杆的倒下,对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巨大冲击,是有莫大关系的。
曾国藩自己不可能不明白这种结局,可是当朱敬伦派人找上他,告诉他皇上请他去调查天津教案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法推脱。
第(2/3)页